 
- 昵稱
- 安之樂
- 帖子
- 3802
- 積分
- 3087
- 在線時間
- 3291 小時
- 注冊時間
- 2011-12-30
|
發射167枚火箭彈 人工增雨解旱情
在清遠英德市的錦潭水庫旁,雨中的作業基地正忙碌著。4名操作人員將人工增雨火箭拆裝、撕開封條,打磨銅片后,小心地安裝到發射架上。人員撤離后,英德氣象局工程師王克站在30米外,用控制器調整發射器的方向和仰角。
這樣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點在全省共有123個,一枚枚火箭彈擇機發射,將為廣東增添甘霖,幫助水庫蓄水、降低森林火險等級。
●南方日報記者 唐子湉 張子俊 實習生 張家茵 發自英德
“我們是大山里的守夜人”
這是英德市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基地的一個標準化作業點。火箭發射架架設在圓形發射臺中央,面朝云霧繚繞、無人居住的北面群山。“人工增雨”是該基地重要的作業種類之一,此前有一種普遍的提法是“人工降雨”,“但更嚴謹地說是人工增雨,降雨不是無中生有,需要達到一定天氣條件,比如云層厚度、零度層高度等,人工影響才能起作用。”省人工影響天氣中心正研高工、業務首席游積平告訴記者。
2月9日—10日,廣東受高空槽東移及低層東南急流影響,自然條件下也會出現降雨。考慮到近期全省較干旱,且此次降雨比較平穩,適合人工增雨作業,固而在原有降雨的基礎上人工增加雨量。
“接到人工增雨的指令后,我們昨天中午就從市區趕來這邊做準備,在山上的小房間守了一夜。今天較早時間終于等到一次合適的增雨時機,發射了4枚火箭。”發射操作員劉祥豪說。此次人工增雨作業申請的時間是2月9日0時至24時,深夜、凌晨也要值守,只為不錯過任何一個適合增雨的時機。
為避免增雨火箭對居民區造成影響,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基地的選址都在人煙稀少之地,發射前方半徑10公里內避開人口密集地區,作業點往往是在高山僻嶺、偏遠海岸。夜里山間氣溫驟降,在零下溫度作業也是常態,在一些偏遠地區甚至需要在作業車上等待。“我們都是大山里的守夜人。”游積平形容道。
這樣的堅守在廣東省的123個作業點持續著。
共開展38次人工增雨作業
從2月8日截至9日20時,廣東省內韶關、清遠、梅州、云浮、肇慶、茂名、湛江、陽江、惠州、江門等28個作業點,共開展了38次人工增雨作業,發射火箭彈167枚、飛機作業3次。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共同作用下,粵西和粵北市縣出現了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截至9日20時30分,全省森林火險紅色預警已經從8日的92個減少至31個,粵北幾乎全部解除。
截至記者發稿時,英德市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基地的工程師和操作人員仍在等待合適的發射機會。這個春節,他們全部都將堅守在工作崗位上。“這份工作最大的意義在于能通過科技的力量來讓天時變得更好。‘春雨貴如油’,在春節到來之前,希望能夠給久旱的大地帶來一場美好的春雨,這也是帶給新年最好的禮物。”劉祥豪說。 |
|